close

新店文史館年度特展專輯

「新店老地名故事館」特展

展期:106年11月2日~107年10月31日

1-新店全景(黃進發提供).jpg

透過「老地名」的空間歷史訊息來瞭解這片土地上的人文、自然與社經的發展過程。以當地地名及其歷史演變為本,建立一種人與土地之間緊密聯繫的歷史感,這正是台灣社會著重鄉土教育上的重要一環。

在新北市政府文化局與新北市立圖書館的指導下,新店文史館的文史志工群,進行新店老地名的探索與研究,並將成果以圖文展現,期以帶動民眾親近土地。歷史地理學的涉獵,使得一個地方「大字」、「小字」的故事得以浮現,讓我們的記憶空間活化,深切的延續歷史發展命脈,並藉此展出以推廣在地學知識教育。

計畫主持:夏聖禮

文史志工:彭美里、張碧敏、楊德聲、高淑華、童月貴、游寶彩、鄭麗英、連勝元、高俊彥、胡偉娟、周芳軍、林明香、鄭惠美、陳星妤

(展出內容的相關資料,若有訛誤或侵權疏忽,懇請惠予指正,並不吝賜予教育用途,特此感謝!)

 

一、大坪林地區

大坪林五莊

 十八世紀中葉(清乾隆年間),閩粵漢人進入新店溪中游流域,見到廣大的平原,便在十四張店仔腳上岸,建立家園這片長滿樹木且平坦之地稱為「大坪林」。

         1752年(乾隆17),大坪林墾戶以蕭妙興為首,偕同朱舉、曾鎮、王綸、簡書、陳朝誇、吳德昌、江游隆、林棟材八人,以「金合興」為墾號,合股同夥墾地。在取得郭錫瑠原先開築未成的圳路後,合眾人之力完成石腔工程,築成大坪林圳。大坪林圳鑿成後,大坪林農地水田化,農業發展欣欣向榮。

  1757年(乾隆22)拳頭母官莊設立,分設於萬盛、興福與大坪林。約在此時,大坪林有了七張、 十二張、十四張、二十張及寶斗厝等五莊

  1904年台灣堡圖裡大坪林的老地名,計有二十張、店仔街、嶢龜橋、十四張、頂溪洲、十二張、九芎腳、牛埔、大宅、七張、獅頭山腳、隘寮坑、寶斗厝、東勢角、梘頭、新店等。1920年起大坪林隸屬於文山郡新店庄,地名大致不變。(高俊彥)

大坪林庄(清乾隆「台灣輿圖」,翻拍自中央圖書館)

光復後之新店鎮

七張                                                                      

現今新店里、文中里、張南里、國校里、廣明里、張北里、五峰里、長春里、中興里、新生里、新德里、新安里、忠誠里、文明里。位置約在新店捷運站、七張捷運站至麥當勞及裕隆工廠一帶,早年農墾時期,是七張犁具耕耘的面積範圍,所以叫作七張。

日治時期為運輸新店山區林產及煤礦,於1921年(大正10)修築萬新鐵路,行經七張到光明街、新店路前終點站。戰後設有二十張、大坪林、七張、新店等站,因此帶動七張的發展。

現今力行路到寶橋路之間和萬新鐵路平行的道路,原稱七張路。1965萬新鐵路拆除,遂將羅斯福路、北宜路之間鐵道部分連同七張路開闢為北新路。中興路於1998年竣工,設有北二高新店交流道,捷運新店線於1999年全線完工通車。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將七張建構為新店的首善之區。(彭美里)

1968年大坪林農村景象(攝影林炳棟)

公路局車輛行走於光明街(攝影黃進發)

十二張

現今新德里、中正里、中華里、百福里、福民里、福德里、百忍里、百合里、建國里、仁愛里一帶,中央路、二十張路、中華路、北新路之間涵蓋的範圍。

土地廟咸亨宮至少有178 年歷史,是當地的信仰中心。民國六十年代調查局遷移至中華路,在中華至路兩旁遍植楓樹,使中華路成為楓香大道。49年前,耕莘醫院進駐十二張,給地方帶來方便的醫療,提升新店地區的醫療水準。

中正路原名十二張路,為配合中央新村的設置,將十二張路兩端延築到中央路與北新路,易名為中正路,1971年通車。1981年兩端延築到復興路與中興路。為配合新北環河快速道路,於1993興築復興路到大鵬新村段,並整編忠義街,將中正路延長到新北環河快速道路,於是從中興路到環河快速道路的中正路全段完工,成為東西向的聯外道路。(鄭惠美)

十二張咸亨宮

咸亨宮九芎樹

十四張

十四張是新店最早開墾的聚落。一張約莫五甲地,其範圍約有九十甲耕作面積,現今中正路、中央路、環河路之間的土地屬之。

早年漢人渡海來台,上溯新店溪可在十四張的大坪林渡上岸,進入大坪林拓墾。因有渡口,是對外交通要道,貨物進出,形成繁榮的店仔街。建於1779年(乾隆44)的「斯馨祠是大坪林開發時期最早的土地廟。

       庄內有劉,林,陳,連四大家族。劉厝的劉氏家廟、利記公厝及三落厝見證了大坪林的開發史,是珍貴的在地文化資產。(鄭惠美)

民生路86巷在1980年前屬二十張路(攝影彭美里)

劉氏宗祠

二十張

        二十張是大坪林五庄之一,位置在新店的最北邊,北側隔著景美溪,與台北市文山區為鄰,東側到瑠公圳道,再過去就是寶斗厝和七張的範圍,西側一直到新店溪畔,南側則與十四張和十二張為鄰。若以現在的行政區分來說,就是大鵬、忠孝、復興、江陵、大同、大豐、明德和國豐等八個里所構成的區域。

目前還以「二十張」為名的公共設施,大概只剩二十張路和二十張福德宮了,但公車和捷運的大坪林站,都在這個範圍裏。大豐國小是大坪林地區第一所學校,日治時代稱為大坪林公學校,也是在二十張,因而我們可以說,一般所稱的大坪林,主要指的就是二十張。(連勝元)

二十張福德宮(攝影連勝元)

大坪林捷運站(攝影連勝元)

 

寶斗厝

寶斗厝名稱由來有二種說法:一為現今開明商工附近,昔有高姓人家燕尾翹脊屋舍,窗型八角,相當氣派,鄉民稱此屋為寶斗厝,後以寶斗厝為該地地名。一為景美溪流經該地區,溪流地形似寶斗,象徵財富匯聚寶貴之地,故名之。此聚落的位置約位於北新路、寶橋路、景美溪之間包含的部份,現今寶安里、寶興里及寶福里一帶。

在寶福里通用電器公司附近,因靠新店東邊的地理位置,所以地名東勢角。台灣通用器材公司成立於民國 53 年,是第一家外商在台投資的電子公司,在台灣深耕47年,創造3,000 多億的外銷實績。

東勢角在北二高與寶橋路間的平緩坡地,是新店第一公墓,自清乾隆年間就是墓區,數百年來亂葬情形嚴重,影響市容。民政局自105年1月19日動工,分兩期遷葬,預計107年完工。

民國50-60年代時,裕隆工廠在寶斗厝設廠生產汽車,在70年代後遷往苗栗,空下來的大片土地,計畫開發成商城和新市鎮。寶斗厝的繁榮指日可待。 (彭美里)

 

寶斗厝福壽宮香火鼎盛是當地居民信仰中心。(攝影彭美里)

位於寶斗厝的通用器材公司成立於民國 53 年。(攝影彭美里)

 

店仔街

早年台北盆地的開發,主要靠淡水河系的水運。通行淡水河的船隻,先在新莊慈祐宮前的碼頭卸貨,再分裝到小船上溯新店溪,在店仔腳的大坪林渡上岸,自然形成一個市集,被稱為店仔街。店仔街位於民生路86巷,以北屬二十張,所以此街巷也是二十張和十四張的分界線。

店仔街一帶,目前正進行捷運環狀線的開發,原來的房屋都被徵收拆除了,但附近一些有意義的歷史建築,如新店最早的土地廟斯馨祠、劉氏宗祠、利記公厝等,未來會在附近的史蹟公園重建。(連勝元)(圖13/14)

13-1962年店仔街

14-2012年之店仔街

九芎腳

九芎腳的位置在十二張今日百忍里、福德里。據當地耆老口述指出, 在耕莘護專、中正路咸亨宮一帶有片九芎樹林,當地農民在放牛時,無意中在九芎樹下發現一長形石塊,很像一尊土地公,於是庄民就在九芎樹下築一小石屋,將石塊供奉其內來膜拜,當時稱為「咸亨祠」,又稱「九芎樹腳土地公」,成為十二張居民的信仰中心,九芎腳就成為人們對此處的稱呼。

咸亨宮經數次重修後,九芎樹依然聳立。在中正路285號前,也有一棵年過百年的九芎樹,實屬難得。(鄭惠美)

15-中正路285號前年過百年的九芎樹(攝影鄭惠美)

大宅庄

1899年(明治32)景尾局內外集配線路圖、1903年(明治36)深坑廳報、1904(明治37)台灣堡圖都註記有「大宅庄」地名。現今小碧潭一帶,在環河快速道路旁白馬寺前,新店溪東岸溪畔一帶屬之,在1903年街庄整併以前舊街庄名是「乾溪仔庄」與「大宅庄」。鎮南宮白馬寺到新店溪東岸溪畔一帶屬於「大宅庄」的範圍。

「大宅庄」名稱由來莫衷一是。根據耆老的說法: 舊時圳道灌溉大坪林,有墾號建大厝於此管理圳務,逐漸發展為聚落,名為「大宅庄」。另有一說是早期河寬,溪水多且湍急,水流聲大,故稱「大宅」。1924年新店出大水後,大宅庄消失,這個地名逐漸為人淡忘。(鄭惠美)

「大宅庄」的位置在新店游泳池、胡娜網球場及大新店網球村一帶(攝影彭美里)                 

新店

清嘉慶、道光年間墾首陳合發、李祥記等十餘人合資,在碧潭東岸興建店鋪成街,為有別於大坪林的「店仔街」,故名「新店」。另一說法是道光年間,泉州人林章存在碧潭東岸墾荒,形成店舖市街,因山洪暴發沖毀街屋,重新整建後,為區分新舊乃稱之為「新店」。第三種說法是1885年(光緒11)在屈尺設撫墾支局以來,此地成為通往屈尺的出入口,漢人開設店舖與原住民交易,而稱「新店」。

新店廣義的範圍包括:整個大坪林、青潭、安坑、直潭等地區。位於碧潭東岸的新店街在日治時期逐漸發展起來,成為平原進入山區的樞紐地。日人利用已然街市成型的優勢,先後於此設立行政機關。1920年更將文山郡的郡治設於新店街上。(高俊彥)

17-文山郡役所設於新店路(照片來源:國立台灣圖書館)

18-新店捷運站的前身是公路局新店總站(照片提供:高俊彥)

19-三輪車時代的新店路街景(照片提供:高俊彥)

斗門頭

斗門頭,意指圳道水閘門。1740年郭錫瑠在青潭溪和新店溪會流處,建立陂地,開鑿圳道,引水灌溉今台北市松山地區。然而地險番猛數度開鑿未果。1753年由大坪林五庄蕭妙興等人接手,1760年鑿通石腔。1765年完成大坪林大小圳道,後人稱「大坪林圳」。

大坪林圳引青潭溪水至石腔(暗渠)之前,沿著山麓開鑿明渠。在今北宜路設擋水門,做為水圳的水源頭,如遇大雨開閘門讓多餘的水排入溪中,因而有斗門頭之稱。

斗門頭每年有兩次重要祭典:上元請神,開閘水門,讓溪水流進充滿圳道,準備春耕。下元謝神,感謝神明一年來的保佑,然後關閉閘門,以清理圳道。(高俊彥)

20-昭和三年的斗門頭制水門遺構(攝影高俊彥)

隘寮坑 

自寶斗厝高麗坑至檳榔路檳榔坑之間,層峰綿延相連的五峰山相互錯落,依序形成高麗坑、隘寮坑、無尾坑、三角坑、檳榔坑等山谷。

從現今五峰路61巷循著蜿蜒山路登上最高點,向下俯瞰,往遠處眺望,不但景美溪、仙跡岩、公館、蟾蜍山清楚在目,連整個大台北地區的東、西、南三個方向都一覽無遺。

早期漢人在附近山上設防禦工事「隘寮」,監視敵情。位在隘寮下方的山坑,即為隘寮坑,在今日五峰里新圓鑫餐廳後面一帶。昔日隘寮坑所在的五峰里和長春里已是公寓、別墅、大樓林立的淺山住宅區。離市區近,交通方便,卻與塵囂隔離,甚受青睞,居民以公教人員居多。 (彭美里)

21-登上隘寮坑山上最高點,向下俯瞰,往遠處眺望,不但景美溪、仙跡岩、公館、蟾蜍山清楚在目,連整個大台北地區的東、西、南三個方向都一覽無遺。(攝影彭美里)

22-隘寮

23-駐守隘寮的隘丁一發現有異狀,立即敲擊「木鵠」,向四周沿山連接的隘勇線發出警訊。(攝影彭美里) 

梘頭

            梘頭在今日信義里中興路底快樂旅社附近。清乾隆年間,瑠公圳從新店碧潭取水,一路經過大坪林地區後,圳道必需建水梘橋跨過景美溪,才能將水送到大台北地區灌溉農田。1767年郭錫瑠的兒子郭元芬建成「刀梘」通水。

            到了日治時代,日本人改「梘」字為「景」,稱之「景尾」。光復後地方人士覺得尾字不雅,就改為「景美」。(連勝元)

24-大木梘(引自《台灣島的歷史與地誌》1885)

 

二、安坑地區

安坑  

   乾隆初年,林成祖率眾至今日安坑外五張庄的大坪腳挖築圳道,引新店溪水穿過尖山,灌溉今南勢角和中和地區。1753年(乾隆18),當蕭妙興與郭錫瑠交換水源後,林成祖把永豐圳水源再往上移。隨著永豐圳的開鑿,移民的腳步也開始從中和南勢角一帶進入暗坑。

    墾民的腳步沿著今五重溪開墾,內、外挖仔、大楠坑、石頭厝、柴埕、十四分一帶約在乾隆初期就已開墾成田。再以今日安坑國小所在的公館崙為界,分內五張庄和外五張庄兩大區塊,公館崙以東為外五張庄,屬五重溪下游,包含頂城、下城、柴埕、公館崙;公館崙以西則為內五張庄,屬五重溪上游,包括車子路、頭城、二城、三城、四城、五城。

    外五張庄開墾之初,缺乏灌溉的水源,早年向秀朗社番潤福請得開墾的埔地,只能墾為旱田。1795年(乾隆60)下城赤塗崁溪洲佃人托張仲裔和林成祖孫林登選合作,利用永豐圳的廢圳道,另鑿圳路灌溉,是為安坑圳,今赤塗崁外五張五十六分至九甲三、溪洲等處,才得以墾地成田。1796年(嘉慶1),林登選收購九甲三一帶土地,另闢支圳,灌溉溪洲、十四分、石頭厝一帶,1801(嘉慶6)外五張庄灌溉系統完成,外五張庄墾地皆為水田,收成趨於穩定。安坑開墾之初,因林木蒼鬱,谷地陰暗不見天日,因此稱為「暗坑仔」,墾民在此篳路藍縷,鑿圳墾地,在外五張庄灌溉系統完工之時,林登選認為其名不雅,改名為「安坑」。

     日治時期,安坑庄轄區範圍,根據1905年「臺灣堡圖」安坑庄標示的聚落,進行老地名的探討。一處地名的形成,除了地理環境、地形地貌、產業結構、生態歷史,都隱含著故事與傳說。(楊德聲)(圖01)

01-安坑

  • 屬於大平、頂城、下城、公崙四里:(童月貴)

大坪頂

新店溪西岸,永豐圳取水口上方高出的台地全部。有二百多年歷史的太平宮,是外五張庄的信仰中心,主祀開漳王。日治時期在此建有文山神社,光復後改為空軍烈士紀念公墓。早期居民以王水柳家族為主。由於此處高出水源,無法引水灌溉,沒有水田以茶園、相思樹為主。(圖02)

02-大坪頂的太平宮

芊蓁湖

新店碧潭吊橋西岸進永業路直到大笨山頂,南側到灣潭,北側到大坪頂下方。包括美之城、潭之鄉社區。芉蓁湖是一山谷,長滿高壯的芉蓁,芉蓁就是芒草也就是五節芒,據耆老高阿九先生說「芉尾」很多,莖粗如甘蔗可以當扁擔用。此處是住磺窟塗潭的居民出入的通道之一。(圖03)

03-芒草

大坪腳

在大坪頂下方,從空軍公墓下方到華城路口的平福宮,過安康路到立法委員宿舍都是,東起永豐圳取水口,西至安康路一段76巷,即安坑圳在頂城段的擋門頭。以位於大坪頂下方而得名。依童吉昇(46年次)所持有民國41年地籍圖,大坪腳全區範圍有若一隻腳。(圖04)

04-大坪腳的地籍圖此圖要用

頂城

自安康路一段76巷到207巷之間,南側接大湖底,北邊以永豐圳連接溪州區塊。大坪腳進入頂城相對地勢較高,由下城到頂城也是爬坡因為地勢較高沒有水患適合居住,傳統聚落集中於此而得名。頂城和下城合稱赤塗崁,土壤貧瘠,水稻收穫差。此區先民聚落集中,廖仁記家族最大,產業最多,另有瓦厝底賴家,曾任鎮長的張清水家族。目前有「清風園」及「碧潭邨」兩軍事單位。(圖05)

05-頂城擋門頭

溪洲

溪州俗稱溪州仔。自永豐圳取水口沿安坑圳和新店溪之間,鄰大坪腳、頂城、九甲三到十四份止。以新店溪的溪埔地而得名。(圖06)日治時期居民不多,以陳其南家族為主,田產最多,其他大都是陳家的佃農。陳氏在此建一齋堂修行,近百年的建築,圍牆內外都有整理。新店溪邊的溪埔地,早年有許多相思樹。目前則有臨水宮、溪州部落在此。

06-早年新店溪永豐圳取水口的抽水站

下城

從安康路一段207巷向西到283巷沿此延伸到第三公墓,直到大山陵線(青山鎮),北到安平路下城咸福宮後面,接九甲三。下城是相對於頂城而有的地名,地形較低而得名。下城的老街在北,各種商店沿安坑圳形成,還留有洽記、宗泰兩家商號。居民都集中於南邊,地勢高較安全,林波家族是大戶,曾姓、童姓,周姓等,另有由秀朗遷居來的陳騫家族。(圖07)

07-安平路下城土地公

 

九甲三

由安平路下城咸福宮向北到永吉宮前永豐圳與十四份為界,含一部分碧潭邨,西到安坑交流道安平便道與下五十六份為界。嘉慶元年,「王君仁」墾號的王國香、許君嚴、黃君佐三人合作,開墾本地的田園,墾成後請地方官員清丈,得面積共九甲三分田,地名因而稱為「九甲三」。(圖08/09)

08-九甲三農友古進源和志工童月貴

09-九甲三的柚子採收

大湖底

自莒光路進入左側七號台大農場開始直至大貢山,包括青山鎮社區、廖家公山。莒光路右側清風園屬頂城,42號戒治所則屬大湖底小段。以山谷地形,山上涇流多水量大,山谷最低處形成一大片軟埤塘,因山谷和大埤塘而得名。此處大都是可耕作的水田,且大都是廖仁記祭祀公業,張廖家族所有。區域內有「氣象局儀器檢校中心」、「台灣大學農學院安康農場」、法務部新店戒治所。(圖10)

10-大湖底原有水田

下五十六份、上五十六份

由安坑交流道旁的涵洞向南側山邊延伸,以東是下五十六,接下城、九甲三。以西是上五十六,到安忠路連接公館崙,到安和路接十四分。地名來由不詳,只知有很多人耕作。

早年此二區塊都是水田,下五十六份有大貢山的溪流,現在安坑交流道還留有涵管。上五十六份則在虎仔山有一大埤塘,地勢低容易積水。下五十六份持有以下城田中園曾姓家族為主。上五十六份則由十四份吳厝底吳家持有最多。

 

公館崙

安忠路以西的山丘,到安坑國小的後校門下方接一股埤、溪西。南邊以五重溪和柴埕為界。早年是本地大地主賴家的土地,建有收穀租的公館,因而得名。公館崙是內外五張庄的分界點,日治時期於此設有安坑庄役所、安坑出張所、安坑公學校(百年老校)、安坑信用組合(今農會)等單位。依公館崙土地公誌記載:福德正神建於道光三年(1823)。聚落集中於較高的山丘上,林姓家族和田寮的賴元搬家族墾地最多。(圖11/12)

11-公館崙福德宮

12-日治時期安坑公學校

 

  • 屬於柴埕、安和、永安、新和、永平五里:(楊德聲、林明香)

南興街

新店區南興街39號至大楠坑一帶。位於大楠坑南邊而稱之。現存艋舺賴家古厝,古厝後早期有二座水車。榕仔腳土地廟古色古味。此處隧道原為五重溪水門。早期產業以茶、炭礦為主,墾戶以游、簡、無最多。(圖13)

13-南興街賴家老屋

柴埕街

三順海釣場(柴埕街30號)至柴埕福仁宮。早期從挖仔到溪西的河道,在地人稱為五重溪,五重溪河運可至此處運柴,木柴堆集處為埕街13號右後方菜園處,故稱此處為「柴埕」(意為堆積木柴之處)。柴埕街13號為保存最完整的百年古厝、早期法院拘留所舊址、賴家茶館。產業以製茶為主,墾戶以呂、林姓居多。(圖14)

14-柴埕牛樟老樹

溪西

柴埕街100號至車子路「運鈍銀湯」餐廳一帶。以位於五重溪西邊稱之。目前祥和路上,早期打鐵坑至肥瓠坑之間,早期產業以種茶為主,肥瓠坑有礦場,炭礦以拖籠運出,再以里阿卡運至新店。墾戶以林、江、廖、簡為主。

樟栳寮

柴埕路60巷(早期稱樟栳寮路)進入,從水汀仔港(五重溪畔,早期婦女洗衣處)至打鐵坑。早期此處遍植樟樹,也是安坑地區焗腦所在。早期只有五戶住家,早期產業以煤礦、焗腦(林本源家族)為主,墾戶以廖姓為主。(圖15)

15-樟栳寮山上老樟樹

豬肚山

三圓羅馬大樓(安興路5-21號)及安康中學一帶。此山狀如豬肚,故稱之。然近年來建商開發,豬肚已變形。此處舊稱豬肚山路,早期產業以種茶為主,墾戶以賴、江、游三為主。

十四分

分上十四分與下十四分。下十四分在現吳厝底、碧安街、安華街一帶。上十四分在現安平路、安溪寮、周家、陳家一帶。地名由來應與開墾有關。早期產業以農作為主,永豐圳為此處提供豐沛的水源。居民以吳、周為主。(圖16)

16-十四份永豐圳遇見五重溪的地方

大楠坑

安興路95巷一帶。安興路91巷為小楠坑。現坑口處(廣宇企業社)原為一大片水田,永豐圳從旁流過,水源豐沛,農人在此耕種,常陷於田中,有「爛田」之稱,而有大楠坑之稱。日治時,日人在此設電力管理所,光復以後國軍在此設彈藥庫。早期產業為炭礦、種稻、種茶,居民游、吳姓為主,此處地主原為萬華丁家所有。「耕者有其田」後,游家才有自己的土地。(圖17)

17-大楠坑安興街路31巷的永豐圳

內挖仔

安興路139號至陽光公園大樓。永豐圳流至此處,水流直接冲擊,而形成一處凹狀地形,稱之。永豐圳圳溝流經潘家階梯前,繞過左廂房,有一隧道過現安和路丞運汽車商行,露出地面沿早期外挖仔路直流至新和國小右側圍牆。居民以潘姓為主。(圖18)

18-潘家老宅右廂房屋頂已塌陷

石頭厝

安和路二段右側、安樂街左側至高速公路旁北后宮停車場。早期安樂街有一棟兩層石頭屋,應與此有關,此屋已倒塌。此處一片溪埔地,為旱田,種植雜糧,現大美超市有稻作。50年代為採砂石之處。居民以陳、李、林為主。(圖19)

19-石頭厝土地公廟

外挖仔

安和路三段七號至與中和南勢角交界的崙頂皆是。早期稱外挖仔路,此地段另有高車、公厝、柯仔腳三處小地名。新店溪至此,由於與永豐圳交會,水流沖擊、形成一凸出地形而得名。此處原皆為潘家土地,居民以潘、陳、林、謝為主,日治時期種植甘蔗,光復後以稻作、礦作為主。(圖20)

20-挖仔渡(陳永福提供)

三、屬於德安、雙城、日興、香坡四里:(周芳軍、楊德聲)

一股陂

台北菸廠至安康森林公園一帶。早期台北菸廠內有一座埤塘,此處早期都是水田以及類似沼澤的泥地,人一踏入,爛土及膝。地號為「矮古陂」。地勢較低,易淹水,居民以周姓為主,產業為稻作、種茶,茶種為青心大冇。(圖21)

21-一股陂圳道

大茅埔

東龍大賣場(安康路三段371號)一帶,永和豆漿店到新仁康醫院皆是。茅就是茅草,可餵養畜牲,可當建材作屋頂用,早期有人在此收茅草及稻稈,售於需要者,故稱之。公車站牌及土地公廟、菸廠倉庫乃以此為名。產業以稻作為主,居民以廖、張、林、簡較多。(圖22)

22-大茅埔土地廟

木柵

大茅埔隔五重溪對面。以設木柵欄以防番稱之。早期居民只有二、三戶,以陳姓為主,種稻。

 

車子路

現車子路一帶都是。據傳早期此處庄頭圍繞著牛車路,後期可行駛犁阿卡稱之。早期此處皆為板橋林家土地,早期住戶不超過15戶。居民以呂、賴、盧、簡姓較多,以種茶為主。(圖23)

23-車子路住家

薏仁坑

現薏仁坑路一帶。據傳坑谷中長有許多野生的薏仁而得名。此處早期為茶園,還有小規模的礦坑,居民以廖姓為主。(圖24)

24-薏仁坑現貌

小粗坑

現安祥路一帶,現消防局至安祥路山頂。溪谷多有小石,崎嶇難行之意。是山區散村,早其居民以農耕及礦工為生。居民以郭、廖為主。

 

大粗坑

安泰路至大分嶺皆是。大粗坑溪為五重溪最大支流。以溪谷裡遍布大石塊稱之。此處早期是茶園,居民以游、朱姓為主。目前新店「流浪動物之家」就設於此。(圖25)

25-大粗坑溪

9、頭城、二城、三城、四城、五城:

「頭城」安康路三段大茅埔至柯楒腳。
「二城」安康路三段柯楒腳至安泰路口。
「三城」安康路三段525巷安泰路口至錦繡社區。
「四城」安康路三段錦繡社區至新店客運停車場。
「五城」新店客運停車場至新店與三峽分水崙。
早期先人為防番人入侵,或築城牆、建柵欄,安坑地區則在聚落外以刺竹為籬,稱之為城。早期此處皆為茶園,有少數礦坑,以作山營生。居民以廖姓為主。(圖26/27)

26-二城潤濟宮

27-三城日興宮


二叭仔

雙城路、「二叭仔植物園區」皆是。以此處山谷呈二個倒八的形狀稱之。二叭仔植物園為新店區最大的一塊綠地。居民以游姓較多,以種茶為主。(圖28)

28-二叭子植物園

深坑仔

從建業路(舊名為深坑仔路)至綠野香坡社區。以建業路左側之深邃的乾溪谷稱之。早期種茶維生,此處有一礦坑「長豐煤礦」,礦場開採至安康路三段660巷(溪北山莊),現山坡上興建甚多大型社區。居民以曾姓為主。(圖29)

29-建業路土地廟

三城湖

五重溪上「三城湖橋」過去,三城湖土地公廟、中國焊條工廠皆是。位於三城地區,此處較低漥,先民以低漥處稱為湖。區域內保留一處很完整的刺竹圍,有一座與碧潭吊橋同年興建的小橋。產業為種茶,居民以廖姓為主。(圖30)

30-三城湖現貌

(感謝安坑耆老的報導資料:高阿九、張寶珠夫婦,曾慶耀、古進源、吳祖詩、廖萬益、陳永福、游明智、張世民、吳榮禎、潘日新、廖過枝、游萬添等。)

 

三、直潭地區

直潭庄

         依據1904年出版的台灣堡圖,直潭庄包括今日的直潭里、塗潭里、廣興里、屈尺里、粗坑里,而廣興里的平廣坑與龜山里仍屬蕃地。

         直潭庄係分佈在新店溪中游兩岸以及其山區裡的聚落,1816年(嘉慶21),漢人黃朝陽等十股前來開墾,拉開漢人開墾的序幕。開墾之初兇番連殺數命,佃戶四散。1818年改結首制,武力保護下開墾始獲成就。而屈尺、廣興的開墾約在1850年之後,漢、原對抗更為激烈。

         1885年劉銘傳開山撫番,在雙溪口等處設防番兵。次年興辦官辦樟腦,在屈尺設分局,並設置防番屯所恩威並用。但平廣、龜山一直到日治初仍屬番地,後設獅仔頭山隘勇線,從獅仔頭山往竹坑山經加九寮北折腦寮坪、向天湖至四結寮,將平廣與龜山拉入防禦網。1922年龜山與平廣坑脫離蕃地,納入新店庄管轄。

          直潭庄老地名中很多與地形有關,如直潭、灣潭、石頭厝、屈尺、蟳廣埉、龜山、四崁水、赤皮湖、大粗坑等;與防禦有關的,如磺窟城、甲場埔、城仔、康雅崙、四結寮等;與產業有關的地名,如十二份、腦寮坪、大寮等。廣興的有些小地名已不可考。(高淑華)(01)

01新店溪曲流(黃進發提供)

直潭

         位於新店溪中游曲流河道轉直之處,以地形得名。台灣清治末期,直潭地區為一街庄,稱為「直潭庄」,隸屬於文山堡。1920年(大正9),直潭庄改制並改名為「直潭」大字,隸屬於臺北州文山郡新店街,大字下有「直潭」、「灣潭」、「塗潭」、「下石厝」、「猴湖」、「磺窟」、「中溪洲」、「屈尺」、「頂石厝」、「康雅崙」、「湖子內」、「小粗坑」、「赤皮湖」、「盧竹濫」、「過橋坑」、「廣興」、「小坑」小字名。

         1945年新店街改制為新店鎮,隸屬於臺北縣,直潭大字亦改制為直潭里。

1979年直潭淨水場核定實施,1980年徵收直潭里土地,遷出8個鄰的里民,早期直潭聚落的頂城、店仔口、土地公口、溪尾消失,僅留康雅崙、中溪洲地名。

(圖02)

02-遠眺直潭與灣潭

灣潭

         灣潭是新店溪曲流沖積形成的土地,以地形得名。傳聞由於灣潭地區有山為屏障(碧潭山、灣潭山),三面臨溪,河流環繞,形勢鞏固,開墾初期,番害較少。

          1904年《臺灣堡圖》繪出「屈尺道」建立於1898年(明治31),配合船渡,建立了通往屈尺的水陸道路,是當時新店街通往烏來山區開發的主要道路,今日的新烏路(台九甲)在當時只是條人行小路。

        直潭庄經由直潭渡至灣潭的「過嶺」小徑,1923年(大正12)拓寬道路,在越嶺處建立了一塊「皇太子殿下行啟紀念碑」。(圖03)

03-屈尺道碣

灣潭頂、下埔

         沿著金龍路下昔日的過嶺鞍部,以頂埔土地廟為界,往右邊()到海會寺區域為灣潭頂埔;往左邊()格子嶺路接灣潭路(灣潭休閒步道),到渡船頭一帶地區為灣潭下埔。(圖04)

04-鳥瞰灣潭下埔綠竹林

 

中溪洲

         耆老許鵬翔曾指著直潭舊時的地圖,現今直潭淨水場部分土地及外圍一帶的溪邊埔地~ 中溪洲是新店溪河道遇灣潭山形成曲流,轉彎處溪邊平坦沙洲之地,有小溪穿越其中,新店溪水位較高時,小溪之外的土地就被水淹沒不見,看得見小溪或小溪乾涸時,溪洲外圍的土地就顯露出來。(圖05)

05-直潭淨水場

下石厝

早期當地有以石為建材所蓋的房子,現今直潭里2122鄰聚落,靠近直潭壩處。(鄭麗英)(圖06)

06-直潭壩上方原有磺窟吊橋及輕便車道經過

粗坑

         年紀稍長的在地居民都叫「粗坑仔」,粗坑里清朝時屬青潭庄,是直潭山系的開端,面臨新店溪。先民溯新店溪往中上游陸續開墾,過青潭溪後,沿新店溪多個大小山谷排列,山谷中散佈著石頭稱之。1904年堡圖出現小聚落有過橋坑、石波湖(赤皮湖)、小粗坑、蘆竹濫等,光復後設為粗坑里。(圖07)

07-新烏路穿過粗坑里

 

過橋坑

        世居赤皮湖的耆老廖文生表示:先民溯溪而上,沿著小溪谷開墾,有時就地取材以竹子或木頭架橋,從新店進來的的第一個坑谷,為了方便與其他坑谷區隔而命名,坑口下游曾是大坪林圳竹蛇籠頂埤之處。範圍在新烏路一段85巷進入,住在此山谷的居民以劉、楊、高三姓居多,目前有十五戶人家。

 

蘆竹濫

        「蘆竹濫」有人唸「蘆竹暗」,因那個坑門較小又暗暗的。在長興宮新烏路截彎取直往山上的範圍,亦在今新烏路一段105巷和長興路一帶,是原蘆竹濫溪兩邊的範圍。此地區土地又泥濘土質鬆軟,窪地積水不易退,耕作不易,長滿野生蘆竹而得名。日治時期赤皮湖溪改道,在「馬鞍格」處和蘆竹濫溪匯合從長興宮前匯入新店溪,木材行那一帶小地名叫「下湖坑口」,現在成一小聚落。

(圖08)

08-蘆竹濫溪從長興宮錢匯入新店溪

赤皮湖

        範圍在今湖興路一帶,利用赤皮湖溪(蘭溪)灌溉的山林地屬之。世居赤皮湖的廖文生表示:赤皮湖就是直潭山和大崎頭山四十份附近兩山交會處,成一谷,山坳形狀像一大湖。廖家在此土地多(道光六年開墾合約),因長滿農耕用來作扁擔等農具的赤皮樹,所以稱赤皮湖。

          另有耆老表示:那地方地都是赤土雜林,土地貧瘠的山坳。1904年堡圖寫「石波湖」當地人都沒聽過,應是發音有誤。有趣的是翠峰路115號一帶,居住在此耆老林文福表示:此地原屬粗坑里赤皮湖,後來因地形交通關係,改劃為雙坑里。(圖09)

09-訪赤皮湖耆老廖文生

小粗坑

        耆老周進朝表示:粗坑里中小粗坑最早發展,有一水量不是很大的坑谷散布著很多大小的石頭,再往山區有中坑(現在稱的中興坑)、小坑,來區分坑谷的大小。從小粗坑路進入,左邊屈尺古道到嶺頭(伸丈坂),右邊到貓巡坑土地公廟的一個坑谷隔界,以前有周再思鋪設的台車道經過,都屬小粗坑範圍。(圖10)

10-小粗坑是屈尺古道必經之路

伸丈坂(嶺頭)

早期由新店入山往屈尺,非得渡船過灣潭,再由灣潭渡船至小粗坑,沿著山路到「嶺頭」或稱「餓人嶺」,再下屈尺。因挑著民生用品上山到最高點,又渴又餓,稱之。相傳日治時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命名為「伸丈坂」,因過了陡坡,可以伸伸懶腰了。(張碧敏)(圖11)

11-伸丈板和屈尺隔界

屈尺

        地名各有說法,有說因新店溪流至此地轉九十度大灣,形狀就像一把尺;有說是山勢走向猶如一隻彎屈的手臂,環抱屈尺盆地;也有說從嶺頭往下看大石屈蹲叫「屈石」。(圖12)

12-甲場埔和屈尺一水之隔

城仔

        開墾之初,墾民於近新店溪邊一高起之地結蘆而居,四周圍種刺竹,防衛家園稱之。生活安頓之後,先民認獲神蔭,家道日新,有了立廟之議。於1860年以泥瓦為屋,恭請艋舺清水祖師分靈,設奉拜祀,是為「屈尺岐山巖祖師廟」。

頂店、下店

        屈尺唯一的一條商業街,以今日派出所為界,「頂店」是派出所朝烏來方向一直到路尾;「下店」是從派出所往山邊的方向,是最熱鬧的地方。據1903年底的報載:有二十幾家店舖、二戶旅館、湯屋、小茶店、日本人經營之小酒館,派出所與郵局。(圖13/14)

13-岐山巖清水祖師廟

14-屈尺聚落

山腳

        指二龍山的山腳,有劉家、張家、林家,是屈尺古道的出入口處。今沿著古道往上走,可達康雅崙。「康雅崙」有人說是指山上有很多捕抓果子狸的器具「康仔」(台語);早期地圖也有以「鵠仔崙」標示,因位於嶺頭便於隘勇守衛,發現原住民出草隨即敲打「鵠仔」警告。

湖子內

        係指在四周高地中間有一塊低凹的盆地而稱湖,視野遼闊。今日有湖子内路貫穿,包括今日之文山農場。

頂石厝

        泛指今濛濛谷一帶的地名,據耆老表示此地沿新店溪邊大石、小石林立,居民皆在石頭周圍蓋草屋而稱之。原有保甲路與下石厝相通,蓋了直潭壩後保甲路沒入水裡。(圖15/16)

15-鵠仔

16-文山農場茶園

16-2湖仔內現況

雙溪口

        新店溪上游的兩大支流,南勢溪、北勢溪在此會合而稱之。「新店溪」原稱青潭溪或大溪,因貫穿新店而被稱為新店溪。居民靠水而居,與溪河互動密切,如直潭壩下至塗潭渡之間,因水淺急流,被稱之為「長腹瀨」、豎灘、龜頭瀨,靠水為生的船夫們視為最辛苦的一段路;溪水衝擊山壁形成「土磐畚」、因種滿李樹之處有「李仔腳瀨」、電火球仔渡、水管頭、石龜潭等等非常有趣的小地名。(高淑華、游寶彩)(圖17)

17-南勢溪和北勢溪在雙溪口匯流為新店溪

塗潭

        新店溪中游沿岸聚落,溪水流經此處漸入平地,水流趨緩挾帶泥沙,堆積溪岸成一片濫土如潭,濫土質黏,行經其上濫土黏身。

磺窟

        據耆老表示,在今磺窟溪下游處有一鐘乳石洞穴,因常年石灰質滴落,形成煙燻色澤有如硫磺而稱之。如今傳說中的洞穴已遭土埋不復見,但石崁下有一拱橋,是三井磺窟茶場貼地流籠的橋架。「磺窟城」由蔡乃安築隘寮招佃開墾而成,栽植茶樹、焗腦種菁、抽藤伐木、自給自足。佃農湧入,乃築公館以收租。為了防範兇番設銃樓派隘防守,建材堅固有槍孔,外圍種刺竹猶如城牆而稱之。後大部分土地轉讓給日本三井合名會社。(圖18/18-1)

18-磺窟坑全景

18-1-磺窟渡口這石頭有個仙跡岩腳印

猴湖

        位於新店溪西岸,由磺窟溪右岸山系環繞的山谷,新潭路二段磺窟溪末端過磺窟橋上方,谷口開向東面,係1838年蔡太山開墾地。據說開墾之初,常見猴子成群遊盪山林之間,而稱「猴湖」。(圖19)

19-猴湖蔡家

獅仔頭腳

        意指位於獅仔頭山腳下。1918年(大正7)汐止人周再思申請礦權開礦,吸引外人前來,逐漸形成聚落。獅仔頭腳紅瓦屋後人描述,大正年間漳州府漳浦籍王查某及兩個兒子,從桃園內壢移居至此,若干年後拓荒有成,在此搭建紅磚紅瓦屋,以「太原堂」為堂號,而外人亦以紅磚瓦屋為此地名。

        隨著周再思礦業的發展,三井會社設茶場生產阿薩姆紅茶外銷,使得山區產業活絡,也有了無數與產業有關的小地名,如水洗尾〈煤礦出產時洗煤的地方〉、中坑〈煤坑的區域〉、中炭場〈中坑運下來的煤巢處〉、火炭坑〈燃燒木炭的地點〉、鐵路尾(輕便路的終點);又如大區田〈山區中有一片較平坦的地區可種田〉、中心〈日本三井磺窟場位在整座山的中心點〉。隨著產業的消失,人口外移,山頭上也蓋起別墅區了!(高淑華、游寶彩)(圖20/21)

20-獅仔頭山

 

 

 

 

 

 

 

 

 

 

21-紅瓦屋

廣興

         位於新店溪之埔地,開墾之初,漢、原雙方在此尬生死,稱「甲(尬)場」;又傳抓到原住民,在此「絞刑」,是「絞場」。當原住民從菜刀崙山下山襲擊庄民,瞧見祖師廟前一穿金黃色袈裟者操兵練將,心驚而退怯,有「教場」之稱。在埔地中有一高起的台地,是庄民的住家,四周以刺竹為牆,四個城門派丁守衛安全,稱「城仔」。(圖22)

22-遠眺廣興(甲場埔)與城仔

小坑

         位於獅仔頭山東側的小坑谷,因谷地不大而有「小坑」之稱,道光年間漢人進入開墾。「笨角」位於小坑與後寮之間,因種茶而成的小聚落,分內、外笨角,在地人已不知為何稱「笨角」,有人以「外寮」、「內寮」稱之。日治時期發現小坑與笨角藏有豐富金礦,耆老說從山上下來的坑溝邊會閃金光。(圖23)

23-往笨角山、後寮聚落途中美景

後寮

         已不知道地名起因,耆老稱父母說是「後背山」。又有耆老表示,向天湖至平廣坑的保甲路上原有一隘寮,是隘勇調配指揮處,隘寮之後山,即為「後寮」。

四寮

         為今日成功路上的小聚落,四戶人家在此種茶,結蘆而居稱「四寮」。成功路再往山頂走可達「向天湖」,因山勢緩降至此呈平坦走勢,再緩緩昇高,猶如一向天的湖。「四結寮」位於平廣溪左岸,據說早年郭姓人氏在此蓋寮,係「姓郭的寮」轉音,新店市志(2006)把「四結寮」當「四寮」。劉銘傳曾置防番屯於四結寮,防兵數十名、獅仔頭山防線經向天湖至四結寮,而猜測「四結寮」應是起於防番屯墾時,與宜蘭地名「結」同。(圖24)

24-與耆老在四結寮之處合影

平廣坑

         因山形有如蟳的大螯,稱「蟳廣」(台語)轉音成「平廣」。獅仔頭山隘勇線完工,腦丁湧入,而有「腦寮坪」、「十二份」等與製腦有關的地名,十二份即當地12個腦灶,腦寮坪即在山區的平地上幾乎都是腦灶。據當年報載平廣坑腦灶約有250灶,工作人員、腦丁,連同家屬共622人。(圖25)

25-平廣坑

幼瀨

         位於獅仔頭山東南側,發源於山區的溪水,流經土地公坑,溪底石多水淺,水波紋細,而為「幼瀨」。明治40年大坪林劉隆經、劉永洛相繼申請幼瀨、小漳湖「官有森林原野豫約賣渡」,到了大正13年開墾成功逐漸形成聚落。

龜山

         龜山是新北市新店區最南端的「里」,進入烏來必經之地,因境內有座似龜狀之山崙故名之,流經烏來的南勢溪在龜山形成曲流,河流掘鑿作用,河道變遷,被新舊河道所環繞的山丘,形成「環流丘」。新烏路由上龜山橋左轉寶島巷從寶島新城往龜山國小到福德宮一帶的小丘陵看,龜山的頭就在福德宮處。(圖26/26-1)

26-龜山鳥瞰(陳漢順提供)

26-1-龜山福德宮寄付碑

蛇舌子

         北勢溪、南勢溪匯流處,呈現形似蛇吐舌頭的河床地,在發音上另有說法,蛇為大舌仔之音轉,意思為有如一塊大舌頭的河床地,以前南勢溪邊的蛇舌子渡船頭,過溪即進入屈尺的雙溪口。(圖27)

27-蛇舌子

四崁水

         訪談桂山路172巷底的住戶(文化大學華林實驗林場上方),指著山谷來自不同方向的四條山澗溪水,稱「四港水」,該地居民昔日以種茶居多,1965年天主教德籍神父上山拜訪教友,發現茶園山壁處天然石洞,就安置一座白色聖母像,使山上教友就近聚會。從民宅旁經石階小徑,可抵「茶山聖母洞」,沿坡蜿蜒而上有耶穌受難苦路浮雕,最高點是大十字架。

        耆老王忠帶著我們上桂山路171巷,進到當地人稱「大粗坑溪」的源頭,說明「四崁水」的位置,「崁」閩南方言,指山崖、山谷的意思,山谷區有大小不一的山澗溪水流下,而非只是有四條溪水。山上塊狀岩層(大桶山粗窟砂岩與硬頁岩)鋪陳稜上,山澗溪流切割岩層,登高俯瞰桂山路61巷、81巷、100巷位置山稜與溪流形成了山崖似的「四崁水」。(圖28/29)

28-四崁水聚落使用水的水源頭

 

 

 

 

 

 

 

 

 

 

29-四崁水聖母洞

大粗坑

        溪谷地多大石堆積,所以稱「大粗坑」。溪澗水流沿途匯合成大粗坑溪,至新龜山發電所(現在桂山發電廠),匯入北勢溪。(鄭麗英)(圖30)

30-龜山大粗坑溝

 

四、青潭

                                 青潭莊                         

    青潭地區位於於直潭山系和二格山系之間,從1740年(乾隆5)起,郭錫瑠利用青潭口開渠引水灌溉今日台北市區,受限於地形與「地險番猛」,所以開發較慢,墾民除了沿青潭溪口進入外,還有從木柵越二格山系、粗坑越直潭山系到此開發,目前是青潭、美潭、員潭、雙坑四里。

    1847年(道光27)柯溪及其表兄弟的一份<合約字>中提到:「稻子園坑口田及山場一所」、「火燒樟土崎頭田及山場一所」,顯示青潭溪谷地土地在道光年間已開發。

    青潭地區在清同治年間屬淡水廳拳山堡,光緒年間為淡水縣文山堡,日治時期稱「青潭庄」,從老地名可看出從青潭溪口到員潭間的斗門頭、打鐵寮、稻子園坑、大小油車坑、濕水子、員潭子坑、楣子寮、德高嶺、大崎頭山、大崎腳等老地名中透露這一帶較早開發,且和新店溪交會,成一小市集。

    雙坑以地形山勢如心尖,兩山堆疊而成雙峰,將里分成雙坑而得名,清末時,墾民陸續進入開發,從塗崎頭開始,合股將開墾地分六分、十分、十六分坑、四十分等,另外有磜仔頭、湖閃坑、蕃薯寮等,有些老地名典故已不可考。(張碧敏)

青潭

    依據1904年台灣堡圖,今日之青潭有斗門頭、打鐵寮、稻仔園坑、油車坑和濕水仔等地,光復後行政區設立為青潭里,後因許多中央機關遷入,興建多所宿舍,使得青潭里居民不斷的增加,1970年從青潭里分出美潭里。

    青潭,據耆老表示,青潭溪蜿蜒,峰巒翠綠,在今青潭橋附近曲折形成一碧綠大潭而稱之;但也有耆老認為此一碧綠大潭在今新店溪。台灣堡圖上青潭的位置是在青潭溪左岸,嘉慶道光年間漢人拓展至此,形成一市集,與原住民在此交換番產物品。

    打鐵寮,乃為因應漢人開墾往內山深入,在今北宜路邊聚集幾家打鐵舖而稱之。開墾之初,居民以沈、王、黃姓為主,尤其沈姓家族聚集山坡地而有小地名「沈厝」。1907年為小粗坑發電所開闢輕便路,架設青潭溪上第一座木橋,打鐵寮成為往來烏來、坪林交通要道,商店聚集,又有了小地名「店仔口」。

    油車坑的地名由來,相傳由泉州蘇姓人士在此製造麻油,所以名之「油車坑」。因地理位置不同又分大、小油車坑。以今竹林路分左邊區域,現今21~22鄰為大油車坑;竹林路右邊區域,現今15~20鄰為小油車坑。「稻子園坑」,顧名思義,早年此處必全都是稻田。耆老描述,除了種稻其它就是地瓜,一些零星的菜園,點綴著幾戶住家。

    「油車坑」與「稻子園坑」以青潭溪為界,早年溪上並未架橋,居民移動大石以為跳板,而有「跳石跳」之稱;因青潭溪至此進入平地,轉彎處必成潭而有了「夯鼓潭」、「崩山潭」、「破厝潭」,當然,也包括「青潭」等有趣的小地名。

    濕水仔,是因地勢低下,早年地上或邊坡常會「滲水」,天氣好也是一樣的溼,所以叫濕水仔(滲水的台語)。今日之秀水路往山上走,一邊是山坡,另一邊是深溝,中途有間姑娘廟,傳說是高家姑娘顯靈的地方,原只是石頭小廟。但今日廟庭整潔寬敞,由大香山慈音巖託管,擴建成目前的規模。沿著階梯繼續往山上走,不久即達濕水仔山頂。(胡偉娟)(圖01/02/03/04/05)

01-青潭聚落圖(黃進發提供)

02-青潭

03-青潭橋

04-沈厝

05-油車坑橋

員潭

    員潭在日治時期包括大崎腳、員潭子坑、楣子寮、德高嶺、十二分,國民政府來台,行政區劃取員潭仔坑之名定為「員潭里」,新增小地名「銀河洞」,「十二分」老地名消失。

    員潭子坑,位在明山路往上,因在山林中的谷地,低勢較地,坑溝水匯集如圓潭稱之,老人家特別強調是「員潭子」,就怕與「員潭」分不清。

    楣子寮,位員潭子坑東南方。耆老說,六分仔山與德高嶺山背對背,兩山之間的溪水,細如眉,因此稱「眉(bai)」仔寮溪,依溪而成的聚落稱「楣子寮」,也有人說溪流像「襪子」。楣子寮溪流經「磜仔頭」至德高嶺山腰斷崖處凌空而下成瀑布,因此瀑布下方的區塊,在地人稱「磜仔腳」。

    德高嶺,因地形陡峻、高如竹竿而得名。楣子寮溪流至德高嶺山腰處,飛瀑凌空而下如銀河,山腰中有一山洞,是為「銀河洞」。初始因道路崎嶇,只有騷人墨客前來。1934年由礦主陳榮森出面整合礦坑,申請擴張道路舖設青潭至大崎腳輕便路,加上當地居民為義工改善山路,與新店元一堂主投下數百金,布置洞內,進佛崇祀,此後香客日有千人,蜂擁而至。

    大崎腳,因位在大崎頭山腳而得名,派出所由雙坑移至大崎腳,突顯大崎腳的重要。是小格頭與坪林至新店的交通要地,影響此三區產業經濟消長甚巨。1917年青潭暴雨成災,大崎腳受創,台北廳長宣示必改築新路;1933年大崎腳鐵線橋老舊,當局出資五百圓,與市民出力合作重架鐵線橋。竹筍季節,筍農早起聚集橋頭,遠至海山松山前來購買,日有百人。今日北宜路兩旁房屋密集,但因國道5號的開通,重要性已不若當時。

    員潭里除了大崎腳、楣子寮在河谷平地,其它在山林原野,日政府確定林野地時,絕大部分土地都被認為官有,但以保管林名義,允許原開墾者繼續使用,日後經官方審核後出售予開墾者,因此留下甚多官方資料。從中得之,如員潭子坑共57件申請者,高姓最多。德高嶺88件中以劉姓最多。以整體而言,青潭山區以高姓族群最為活躍。(高淑華、陳星妤)(圖06/07/08/09/10)

06-沿楣子寮溪而建的聚落

06-1 銀河洞(取材自溪谷傳奇)

07-楣子寮溪在大崎腳匯入青潭溪

08-員潭仔坑土地公保存石板土地公

09-楣子寮溪源頭一景(取材自溪谷傳奇)

10-德高嶺上新景點

雙坑

    雙坑包括有十六分、四十分、六分、十分、塗崎頭、大崎頭、湖閃坑、番薯寮、磜子頭。多屬山林,發展不易,開發少,老地名得以沿用至今。日治初,四十分蕃害頻傳,景尾支廳派出所設於四十分,兒玉總督曾想沿坪林尾至四十分巡視蕃害情況,因遇狂風暴雨而作罷。明治35年蕃情得以控制,派出所移併至雙坑,明治43年更將派出所移併至大崎腳,管轄青潭全區。

    雙坑,在雙峰國小附近,可見相鄰的兩山峰,山形如心尖,南高北低,與「塗崎頭」、「大崎頭」皆因地形得名。塗崎頭,高盛興的曾祖從景美十五分到四十分開墾,1916年祖父高清秀於現址蓋屋定居。「大崎頭」住戶詹忠義祖父從新竹新埔二次移民至此,外出焗腦賺錢,祖母在家養家禽、家畜,再同心開墾山林為茶園,海拔490公尺高的大崎頭山就在詹家屋後不遠處,日治時曾為郊山熱門點。

    多數人認為地名「分」,是因開墾之後,分成幾份土地而得名。1915年(大正4),十分已有36人簽保管林約,其中以高姓最多。據高家媳婦謝富足表示,長輩常說十分的土壤肥沃,長出的地瓜又大又好,今日綠竹筍青脆可口。十分最高點為土地廟位置,今土地公安置在大石洞裡,過了土地廟即進入「磜仔頭」。

    磜子頭,範圍從十份至銀河洞瀑布,與台北市木柵為鄰。磜與砌字同音,台語發音「jia」。據耆老的描述,「磜仔頭」土質不好,甚多大小石頭,連蕃薯都種不起來。由十分進入,初始山勢平緩,再逐漸往上,至銀河洞上方地勢最高;由銀河洞進入此區,可見巨石堆疊的石階梯,猜測磜子頭與石頭有關。

    湖閃坑,已不知地名的來源。劉姓、林姓、鄭姓、高姓等家族為大姓。劉氏後代劉光地表示,祖厝依山傍水,屋前小溪潺潺,景色怡人。據說因與蔣總統家鄉類似,因而早年蔣總統曾攜眷來此野餐。

    蕃薯寮的住戶與十分同屬高姓族親,一為木柵高,一為景美高。據高金龍表示,祖先原住木柵草湳,生活困難,翻山過來此地種蕃薯,收成甚好。蓋草寮於此居住,而被稱為「蕃薯寮」。(高淑華)(圖11/12/13/14/15/16)

11-山形如心尖,南高北低,而稱「雙坑」

12-土崎頭依地勢而取名

13-高家土崎頭的百年老屋

14-在大石洞裡的十份土地公廟

15-北宜路上遠眺雙坑里

16-蕃薯寮山上的中華電信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新店文史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